feed icon rss

Your email was sent successfully. Check your inbox.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sending the email. Please try again.

Proceed reservation?

Export
  • 1
    UID:
    gbv_1737756579
    Format: xxiii, 615 Seiten , Illustrationen
    Edition: First issued in paperback
    ISBN: 9780367580872 , 9781138557321
    Series Statement: Routledge handbooks
    Content: "As the fiftieth anniversary of 1968 approaches, this book reassesses the global causes, themes, forms, and legacies of that tumultuous period. While existing scholarship continues to largely concentrate on the US and Western Europe, this volume will focus on Asia, Africa, the Middle East, and Eastern Europe. International scholars from diverse disciplinary backgrounds explore the global sixties through the prism of topics that range from the economy, decolon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o forms of protest, trans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memory."-- Provided by publisher
    Note: Enthält Literaturangaben und ein Register
    Additional Edition: ISBN 97811315150918
    Language: English
    Subjects: History
    RVK:
    RVK:
    Keywords: Studentenbewegung ; Protestbewegung ; Internationale Politik ; Demokratische Bewegung ; Achtundsechziger ; Internationalismus ; Weltpolitik ; Internationales politisches System ; Unabhängigkeitsbewegung ; Antiimperialismus ; Geschichte 1960-1970 ; Weltgeschichte 1960-1970 ; Aufsatzsammlung
    Author information: Klimke, Martin 1977-
    Author information: Nolan, Mary 1944-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2
    UID:
    almahu_BV044934006
    Format: xxiii, 615 Seiten : , Illustrationen, Karten.
    ISBN: 978-1-138-55732-1
    Series Statement: Routledge handbooks
    Additional Edition: Erscheint auch als Online-Ausgabe ISBN 978-1-315-15091-8
    Language: English
    Subjects: History
    RVK:
    Keywords: Studentenbewegung ; Protestbewegung ; Internationale Politik ; Aufsatzsammlung ; Aufsatzsammlung
    Author information: Klimke, Martin, 1977-
    Author information: Nolan, Mary, 1944-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3
    UID:
    almafu_BV044894098
    Format: 1 Online-Ressource (xxiii, 615 Seiten) : , Illustrationen.
    ISBN: 978-1-315-15091-8 , 978-1-351-36611-3
    Series Statement: Routledge handbooks
    Additional Edition: Erscheint auch als Druck-Ausgabe, Hardcover ISBN 978-1-138-55732-1
    Language: English
    Subjects: History
    RVK:
    Keywords: Studentenbewegung ; Protestbewegung ; Internationale Politik ; Aufsatzsammlung
    URL: Volltext  (URL des Erstveröffentlichers)
    Author information: Klimke, Martin 1977-
    Author information: Nolan, Mary 1944-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4
    UID:
    gbv_1053868138
    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冷战期间,中美两国进行了长达15年、共计136次的大使级会谈。在近乎隔绝和充满敌意的年代,中美大使级会谈是两个没有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进行官方接触的唯一渠道。15年的会谈虽然没有解决双方之间存在的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但它对限制和缓和两国紧张关系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两次台湾海峡危机中得到突出的体现。从更为广阔的冷战国际史研究的角度看,本选题首先系统梳理和分析美国学术界的普遍论点和中国的官方论点及学术界的观点,充分利用中美双方的文献资料,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中美大使级会谈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除对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背景和起因、主要过程、中美政策所经历的重要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外,本课题的学术创新还在于重点论述中美进行大使级会谈的动因、会谈在台湾海峡危机的不同的时期所起到的作用、中美双方的决策机制、会谈对冷战时期中美关系的演变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等问题,从而使得这一课题的研究更加丰富,为认识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历史的借鉴。 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结束语以及参考文献组成。正文基本上按时间顺序展开论述。 导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有关这一课题的学术发展史、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学术创新点以及使用的档案文献资料等情况。 第一章探讨了中美在谈判中文化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的对立。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角度看,这种差异不仅基于历史的背景,体现了理论认识上的不同,而且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中美双方也有各自的不同理解和运作。 第二章探讨了中美进行大使级会谈前所积累的谈判经验。在中美进行大使级会谈之前,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已经进行了三次比较正式谈判,那就是1951-1953年的朝鲜停战谈判、1953-1954年黄华和迪恩在板门店所进行的会谈以及在日内瓦的领事级的会谈。 第三章研究了中美进行日内瓦会谈的不同的动因、会谈的主要议题以及日内瓦会谈不能取得进展的主要原因。 第四章系统研究了中美华沙大使级会谈在处理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中的作用。1958年8月23日中国炮击金门后,9月15日,中断了8个月的中美大使级会谈恢复。 在结束语部分,本文讨论了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意义。值得肯定的是,大使级会谈提供了一个较为畅通的表达和解释各自意图和立场的渠道。
    Note: 文本型 , 博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5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UID:
    gbv_1053868006
    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约翰逊(LyndonB.Johnson)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并未发生突变,其基调仍然承袭了自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美国政府便开始推行的遏制和封锁政策,但在政策动因的层面,约翰逊政府的对华政策却前承肯尼迪(JohnF.Kennedy)的“微开门”政策,后启尼克松(RichardM.Nixon)打开与中国交往大门的重大决策,发生了颇具深意的一系列改变。60年代中后期,在美国国内外形势的推动下,传统的对华遏制政策越来越受到来自于各方的质疑和批评,要求改变对华政策的意见逐渐成为美国舆论界的主流。在约翰逊政府的议事日程中,重新审视对华政策的主张也越来越受到决策者的重视。1966年,“遏制但不孤立”政策的提出,突出反映了美国试图改变对华政策的努力。 在上述背景下,美国越来越倾向于不再承认台湾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虽然在国际上仍然支持台湾,但是策略性的“两个中国”政策已经渐趋明朗化;在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影响下,台湾的国际地位实际上已经“今非昔比”;美国从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考虑出发,面对蒋介石“反攻大陆”和开辟“第二战场”以配合越战的建议,美国政府坚决地予以回绝;美国对蒋介石“赖以立国”的“光复大陆”政策态度逐渐明朗化,从含混到清晰的转变说明美台在此问题上存在原则性的分歧;对台经济援助的取消和军事援助的大幅度削减,一方面说明台湾“经济有成”,完成了经济腾飞前的初步准备,另一方面表明,美国在扶植台湾方面不再是不遗余力了。 本论文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与梳理,利用大量美国原始解密档案,对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进行综合研究与论证。在美台外交、遏制蒋介石反攻大陆、美国对台援助政策变化等几个个案的基础上,分析约翰逊时期美国对台政策的总体演变趋势,并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总体演变做出考证与评价。
    Note: 文本型 , 博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6
    UID:
    gbv_1053218354
    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经历22年的对抗之后,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国际国内环境影响下,中美两国政府都希望通过改善彼此之间的关系,来改善各自当时身处的国内外局面。对于美国尼克松政府来说,与中国改善关系,就短期而言,有利于在美国推行“越南化"政策、从“越战脱身”的同时,通过利用中国与苏联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防范其中任何一方乘机填补美国在远东地区留下的战略真空;就长远来说,则是在世界多极化势不可阻挡的背景下,积极参与这一历史进程的塑造,争取使未来出现的多极化格局对美国较为有利。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之所以主张与美国和解,主要是在内有“文革”之乱、外有苏联之患的环境下,企图利用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也就是实行“联美制苏”的战略。 虽然中美两国政府存在改善关系的上述动力,但两国政府在缓和道路上却面临着一大堆障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由于两国长期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人民之间的隔阂、两国当权者之间的猜忌防范之心,都不可能朝夕之间得以消除;二是中美长期敌对状态还造就了一批利益相关者,如聚拢在两国周围的盟国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际政治势力,不少这类盟友因为自身利益的缘故,宁愿中美目前这种敌对的关系维持下去;三是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中美缓和损害的苏联,毫无疑问会利用自己巨大的国际影响力,千方百计阻挠和破坏这一进程;四是两国当权者的政敌们可以利用两国民众之间的隔阂、盟国的不满、苏联的破坏以及当权者处置这些矛盾的失当,来削弱当权者的威信和权力,达到其为自身政治利益服务的目的。由此决定,缓和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上述因素的存在,决定了缓和进程不会一帆风顺。 面对这些挑战,中美领导人都力求在缓和进程中尽可能减少自己的政治风险,同时推动国家利益的实现。为此,他们必须做到:一、避免缓和政策在国内被等同于无原则的妥协政策;二、避免缓和政策在各自阵营中被等同于对盟国的背叛政策;三、避免缓和政策被苏联人理解为建立反苏同盟的政策;四、避免缓和对象利用自己的缓和意愿,在缓和进程中牵着自己鼻子走。上述考虑,始终影响着中美双方领导人在寻求改善两国关系过程中的行为,支配着双方的互动方式、谈判重点以及为妥协设置的底线,从源头上塑造了日后中美关系“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基本特征。 本文以近10年来美国方面陆续解密的相关政府外交档案为主要依据,以1969——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在缓和进程中如何看待和处理上述矛盾为中心议题,通过重点考察两国政府在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第135、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事件中的种种表现,以及各利益攸关方对于这些表现的种种反应,为深入理解中美缓和这一历史事件以及中美关系的本质,提供些许心得。
    Note: 文本型 , 博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7
    UID:
    gbv_1053867921
    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肯尼迪时期,美国与苏联在一系列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进行了一定的合作;对于中国,美国则仍然采取强硬政策。这样一来,东西方冷战就出现了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即冷战的逻辑重心应该在欧洲(美苏之间),而实际重心却是在亚洲(中美之间)。冷战的深入研究,客观上需要对这一独特历史现象作出解释并探讨其根源。 本项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学术判断是,肯尼迪政府之所以对中国采取不同于苏联的政策,除了受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冷战战略因素影响外,还有美国对华认识这一重要因素。 本文讨论的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主要是指肯尼迪政府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认识,重点放在肯尼迪政府对中国外交言行、政策和路线方针的认识上。在分析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时,力求将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放在外交关系的框架内加以考察,揭示肯尼迪政府对华认识与美国对华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华认识在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考察肯尼迪政府对中国的认识及其在对华政策中的实施情况,揭示中国在肯尼迪政府的“中国观”和对华政策形成中的作用,从而显现中国在肯尼迪时期中美双边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更高的目标来说,力图通过肯尼迪政府对华认识及其政策实施的分析,突出美国对华政策中非“利益”层面的“软”因素的作用,强调中美两国关系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本文主要依据肯尼迪时期白宫、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会的大量档案材料,美国学术界有关中国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和专著,主要报刊杂志上有关中国的文章,美国主要民意测验机构的报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借鉴西方有关的国际政治理论,系统考察和分析肯尼迪时期美国对华认识及其在对华政策中的作用。 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梳理前肯尼迪时期美国对中国的认识,重点考察二战后美国对中国定位上的发展变化。 第二章,分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世界局势的变化以及肯尼迪政府的认识和应对战略。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东西双方都强调亚非拉地区对冷战的重要性,亚非拉地区逐渐成为冷战的主要战场。 第三章,主要从学术界、国会、公众舆论三个层面,说明肯尼迪政府在对华认识上所面对的社会政治环境。 第四章,探讨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肯尼迪政府班子执政前在中国问题上独特认识和主张,影响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 第五章,讨论肯尼迪政府对华认识在对华政策决策中的地位。肯尼迪政府对华认识,尤其是决策过程中的对华认识,是肯尼迪政府是对华政策的直接依据,肯尼迪政府的具体对华政策,是肯尼迪政府的对华认识在政策层面上的一种表达。
    Note: 文本型 , 博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8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UID:
    gbv_105622133X
    Format: Online-Ressource
    ISBN: 7805106797
    Note: 英文题名:History and its scholarly approach: essays by Chinese historians in The United States
    Language: Chinese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9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UID:
    gbv_1056644265
    Format: Online-Ressource
    ISBN: 7805102996
    Series Statement: 青年学者丛书
    Note: 英文书名: The road to a global war : a study of 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 作者简介、目录为中英文对照
    Language: Chinese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 10
    Book
    Book
    bei jing
    UID:
    gbv_1038306183
    Format: 423 S.
    Original writing title: 走向全球战争之路 : 二次大战起源研究 = The road to a global war
    Original writing person/organisation: 陈兼
    Original writing publisher: 北京 : 学林出版社
    ISBN: 7805102996
    Series Statement: 青年学者丛书
    Note: SBB-PK Berlin
    Language: Chinese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Close ⊗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and the analysis tool Matomo. 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the KOBV privacy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