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中晚唐诗派是兴起于光宣诗坛,与“同光体”相抗衡的一批诗人。他们以唐代的李商隐、温庭筠为主要宗尚,在近代注重“诗学渊源”的风气中产生。中晚唐诗派的形成与近代义化语境密切相关,尚统观念的削弱与“西学东渐”是中晚唐诗派崛起的社会背景;都市的兴盛,为温李之风的蔓延提供了物质保证。近代社会在孕育出宗宋大家的同时,也孕育了叶衍兰等一批绮艳诗人。〈br〉 中晚唐诗派之名,源于其所宣称的诗学门径,初学温李,后溯元白,最后突向老杜。他们强调博采众家、唐宋兼采,成为变革时代风气的主要力量,作家以湖湘籍诗人为主。诗派人数众多,除了樊增祥、易顺鼎等主要诗人外,尚有曾广钧、李希圣、寄禅、杨圻等人。〈br〉 中晚唐诗派的魁杰樊增祥、易顺鼎从理论到创作,都取得了较高成就。樊增祥的“八面受敌”说、易顺鼎的“真新真旧”说,体现了这一诗派博采众家、中体西用的诗学主张。领袖诗人樊增祥,推崇经世致用,以清新博丽的“樊山体”,体现了清代诗歌“集大成”的倾向。“双了星座”的另一个——诗人易顺鼎,则以其天赋才思,抒发乱世狂歌,体现了中晚唐诗人师古而不囿于古的创作追求。〈br〉 湖湘、泗州羽翼诗人群以曾广钧、李希圣、王以敏、叶德辉、杨杏城为主。他们诗学玉溪,与樊增祥、易顺鼎唱和频频,互相推崇。曾广钧的诗,家学渊源,兼具玉溪风调和阳刚之美,包含英雄气概。李希圣则专宗玉溪,上溯杜甫,表达了浓郁的时代悲情。〈br〉 中晚唐后辈弟子以三多、丁传靖和杨圻为代表。三多是樊增祥弟了,诗歌主要内容为追想盛世、故囝之悲和隐逸情结等三方面内容,风格上追求浅切雅致、婉转沉郁和多用典故。杨圻不属于樊易弟子,但受到樊增祥和易顺鼎的推崇,他诗风婉丽,以“长庆体”闻名于世,中晚唐后辈诗人还有祝蕊、余诚格、丁传靖等人。〈br〉 西昆派承替的是虞山传统,《北松庐诗话》可以成为其纲领性诗论,体现西昆派“诗史”自命,以李商隐隐约含蓄之笔,记叙历史变迁,关注国家命运的诗学宗旨。西昆诗人大多备历艰辛,晚清各种社会矛盾,老百姓的生活状况,以及甲午战争、庚子事变、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在他们的诗中均有记录。风格上,除了学李之外,西昆诗人各有开拓,分别开拓了雄直、“以学为诗”、青苍秀媚、温柔敦厚与深婉清隽等特色。〈br〉 梁鼎芬、顾印愚等人属于兼派诗人群。梁鼎芬婉丽幽秀的诗风,介于闽派和晚唐之间,以晚唐为主,顾印愚受李商隐和苏东坡双重影响。〈br〉
Note:
文本型
,
博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