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email was sent successfully. Check your inbox.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sending the email. Please try again.

Proceed reservation?

Export
  • 1
    Online Resource
    Online Resource
    UID:
    gbv_1051230438
    Format: 电子文献
    Content: 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灾荒史研究作为社会史的分支逐渐为学界所认知。谷梁所说的大饥、大侵,墨子所言的饥谨,都是大饥荒的意思。我们这里所说的救荒史也被称之为荒政史,就是人们为防止或者挽救因灾害而导致社会物质生活破坏的一切防护性的活动。许多学者除了对灾害现象及原因做了解释之外,对历史上的灾荒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联系也做了非常的深入探讨。救荒其实就是人类控制自然的一种活动,所以救荒事业发展的程度,其实也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指标。 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灾害频繁,清代也是如此,而且由于导致灾害的各种诱因经历朝的积累,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江湖垦植等等,加上吏治腐败等人为的因素,使得清代的水旱灾害等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清王朝统治根基的稳固。为扭转被动局面,清政府相应的采取了许多措施,调动全国的力量与之斗争,以期有所补救,我们称之为清朝的“荒政”制度。 本文共分四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清朝救灾救荒的具体法律措施。清代作为古代社会的最后王朝,清政府在吸取前朝各代救灾救荒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美的荒政制度,把中国古代的救灾制度推向了一个鼎盛阶段。这些法律的制定使我们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清政府对灾荒和灾民的态度和具体政策,发掘其优点和不足,这对当代的一些救荒措施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部分全面透彻的论述清朝救灾的基本操作程序。清代每项具体措施的实施并非是无章可循,任意而为的,而是有一套完整、固定的程序,从而使救灾措施在理论上得以完善,在实践中也得以一定的落实。本部分从救灾的细节上出发,全面论述清政府在救灾的各个环节上的具体措施以及应对办法。 第三部分讲述的是清朝的备荒措施。清朝政府不但制定了一系列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制度和措施,为了预防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措手不及,还制定了许多的备荒措施,积极的防御灾害的发生或为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 第四部分具体描述荒政措施的社会效果及矛盾。清政府的荒政制度,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加之吏治败坏等人为的原因,引发了社会的一系列矛盾,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样有着消极的作用。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叙述清代的荒政制度,以史为鉴,从历史中提取精华和糟粕,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清朝的荒政制度,并用发展的客观的眼光评价清朝的荒政制度,希望能为我国日后的荒政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Note: 文本型 , 硕士
    Language: Chinese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文献信息)
    URL: Volltext  (点击此处查看全文信息)
    Library Location Call Number Volume/Issue/Year Availability
    BibTip Others were also interested in ...
Close ⊗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and the analysis tool Matomo. Further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on the KOBV privacy pages